•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 Vol. 35, Issue 2, 243 (2020)
Yu-rui LI1, Chang-li BU2, Zhi CAO1, Xuan-he LIU3, and Yan-sui LIU1、4、*
Author Affiliations
  •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 2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China
  • 3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85, China
  • 4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 show less
    DOI: 10.31497/zrzyxb.20200201 Cite this Article
    Yu-rui LI, Chang-li BU, Zhi CAO, Xuan-he LIU, Yan-sui LIU. Vill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Method and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2): 243 Copy Citation Text show less
    Village classification model
    Fig. 1. Village classification model
    Net outflow of village population in Yanchi county
    Fig. 2. Net outflow of village population in Yanchi county
    Preliminary result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 Yanchi county
    Fig. 3. Preliminary result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 Yanchi county
    Final result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 Yanchi county
    Fig. 4. Final result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 Yanchi county
    一级类二级类分类依据
    集聚提升类
    (J)
    中心集聚型村庄(J1)在已有法定规划中确立为中心村的村庄;人口总量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村庄;搬迁撤并后新建的社区或村庄
    戍边型村庄(J2)位于边境、海岛地区用于边防海防的村庄
    国有农林场所辖村庄(J3)国有农场、国有林场所辖的村庄
    治理改善型村庄(J4)生存环境恶劣或生态环境脆弱,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实现有效治理而不至于搬迁撤并的村庄
    其他集聚提升型村庄(J5)形态、组织相对稳定,可以作为集聚提升型的其他村庄
    城郊融合类
    (C)
    城市近郊型村庄(C1)城市群、都市圈及小城市内因城镇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非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
    县城城关型村庄(C2)县级行政单位城关镇所辖的村庄
    乡镇驻地型村庄(C3)乡镇政府驻地所在的村庄
    园区覆盖型村庄(C4)位于县级以上确定的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农业、服务业园区内、高校校区附近的且短期不搬迁的村庄
    其他城郊融合型村庄(C5)其他具备城郊融合发展条件或有必要纳入城郊融合类的村庄
    特色保护类
    (T)
    历史文化名村(T1)被收录进各级政府颁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的村庄
    传统村落(T2)被收录进各级政府颁布的“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T3)被收录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的少数民族村寨
    特色景观旅游名村(T4)被收录进各级政府颁布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名录中的村庄
    其他特色保护型村庄(T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少数民族特色或旅游产业基础且当地一致认为可以纳入特色保护类的村庄
    搬迁撤并类
    (B)
    生存恶劣型村庄(B1)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确有必要进行搬迁的村庄;距离大型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不利于生存的场所较近的村庄
    生态脆弱型村庄(B2)通过生态工程措施也难以有效改善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村庄;位于各类国家级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根据有关要求需要强制搬迁的村庄
    灾害频发型村庄(B3)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强烈影响到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村庄
    人口流失型村庄(B4)人口流失特别严重、宅基地荒废率极高且村民搬迁撤并意愿较为强烈的村庄
    重大项目影响型村庄(B5)因重大项目、国防项目建设需要而确实有必要搬迁的村庄
    城市扩建影响型村庄(B6)因城市发展需要而确实有必要搬迁的村庄
    其他需要搬迁撤并型村庄(B7)由于其他某些原因确实需要撤并搬迁的村庄
    Table 1. Village classifica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维度指标计算方式或获得方式
    村庄特色特色保护名录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
    各级“传统村落”名录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各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名录
    少数民族民居特色程度少数民族特色民居数量/该村民居总量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接待人数
    旅游总收入
    有营业执照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农户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村民生存条件距有害场所距离查阅市/县总体规划
    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拥有公共基础设施类型/调查设施类型
    国家级保护区缓冲区范围查阅国家级保护区规划资料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村民主观评分的平均分 (1~5分,1分危害最小,5分最大)
    人口总数人口普查
    人口流失率(户籍人口数–户籍在本地常住人口数)/户籍人口数
    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人口/户籍人口数
    发展建设重大/国防项目用地范围查阅国土资源部门批复文件
    城镇化用地范围查阅市/县总体规划
    城村联系城镇化控制区非建设用地范围查阅市/县总体规划
    县级行政单位城关镇范围查阅行政区划资料
    乡镇政府驻地村庄查阅行政区划资料
    园区范围查阅各类园区规划文件
    村庄功能村庄定位(是否中心村)查阅村镇体系等相关规划
    边防海防范围查阅边防海防有关资料
    国有农林场范围查阅农林场相关资料
    Table 2. Indicator system for village classification
    一级类二级类发展/振兴策略
    特色保护类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特质,适当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反哺名村保护、带动村民增收
    传统村落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可以适度改造房屋内部的使用功能,逐步改善村落内的生活质量;适当发展旅游产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适当发展民族特色旅游
    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保护传统、挖掘特色,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增强旅游发展的竞争力
    其他特色保护型村庄根据村庄具体情况,积极保护文物古迹、挖掘历史文化,或者着力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有效保护/有序开发,促进村庄转型与振兴
    搬迁撤并类生存恶劣型村庄引导村庄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合理安置搬迁后的村民
    生态脆弱型村庄引导村民进行生态搬迁,对于搬迁空置出的土地通过工程措施或自然措施加以复垦或还绿,增加乡村生态生产空间
    灾害频发型村庄加强灾害危险宣传,引导村民搬迁并妥善安置,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人口流失型村庄对于人口流失严重且村民同意搬迁的村庄,集中安置在区位较好的新建社区或鼓励自行购房。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生活技能,推进原有土地的整治和再利用
    重大项目影响型村庄自行购房或集中安置在区位较好的新建社区,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城市扩建影响型村庄有序开展搬迁工作,妥善解决搬迁户基本生计和长期保障问题
    其他搬迁撤并型村庄尊重村民意愿以有序搬迁撤并,集约高效利用原有土地,妥善解决农户生计保障
    城郊融合类城市近郊型村庄发挥城市后花园的区位优势,改善人居环境,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
    县城城关型村庄改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多功能特色农业
    乡镇驻地型村庄加快乡镇驻地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成镇域经济、文化、医疗、教育、服务中心,吸引镇域偏远村庄的村民实现本地城镇化
    园区覆盖型村庄发挥园区特色产业,延伸园区产业链,完善第三产业,加大园区内村民的就业创业鼓励政策,同时加强园区环保监察、污染防控
    其他城郊融合型村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对接城镇建设标准,有条件的村庄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
    集聚提升类中心集聚型村庄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优先安排和实施涉农项目,给予更好的金融支持政策;优先编制村庄发展规划
    戍边型村庄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地情况,促进边民互市、跨境旅游、特色种养及加工等产业发展,带动边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夯实守边固边基础
    国有农林场所辖村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探索发展林区特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
    治理改善型村庄采用适宜的工程措施、自然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夯实资源环境基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发展乡村产业,逐步实现转型与振兴
    其他集聚提升型村庄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培育村庄特色产业,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吸引人才返乡建设乡村
    Table 3. Measures for vitalizing different types of villages
    一级类二级类村庄名称振兴策略
    特色保护类(6)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回六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适当开展民族特色旅游,充分发挥该村养殖业传统优势和能人的带动性,着力发展为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其他特色保护型村庄(5)郝记台、四墩子、长流墩、二步坑、东塘培育一批能够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的新型农民;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迹,充分整合文物景点、草原风光、休闲农业等农旅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打造西北地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
    搬迁撤并类(13)生存恶劣型村庄(2)红沟梁、高利乌素加强宣传动员,有序搬迁,加快土地流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生态脆弱型村庄(6)狼洞沟、边记洼、沙边子、李记沟、柳条井、四股泉引导村民生态搬迁,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进行后续治理,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
    人口流失型村庄(5)杏树梁、林记口子、麦草掌、李华台、硝池子引导村民集中居住,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绿色生态优势,发挥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城郊融合类(22)县城城关型村庄(13)长城、田记掌、佟记圈、沟沿、柳杨堡、冒寨子、苏步井、笈笈沟、裕兴、盈德、惠泽、北塘、南苑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依托城郊优势发展多功能农业;发展滩羊、黄花菜、沙生农产品等的深加工,以农业多功能、农业工业化促进城乡融合
    乡镇驻地型村庄(7)王乐井、麻黄山、高沙窝、惠安堡、青山、冯记沟、大水坑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置,强化在镇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吸引偏远村庄农户来定居,探索返乡创业激励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
    园区覆盖型村庄(2)萌城、宝塔强化产业园区与当地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园区提供农产品、乡村休闲等配套服务
    集聚提升类(61)中心集聚型村庄(14)惠苑、杜记沟、大坝、马儿庄、方山、旺四滩、王吾岔、郑家堡、新泉井、摆宴井、南梁、施记圈、李庄子、黄羊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宜居环境;培育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等;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建成居业协同体
    治理改善型村庄(6)官滩、郭记沟、八岔梁、皖记沟、何新庄、石山子基于公众参与,形成综合治理方案,推进治理工程,探索后续管护机制
    其他集聚提升型村庄(41)营西、大疙瘩、曾记畔、孙家楼、牛记圈、鸦儿沟、刘四渠、双圪垯、包塬、后洼、井滩子、李塬畔、沙崾岘、松记水、下高窑、二道沟、李伏渠、马坊、莎草湾、宋堡子、东风、向阳、新建、新桥、平台、暴记春、汪水塘、雨强、丁记掌、营盘台、月儿泉、猫头梁、古峰庄、狼布掌、隰宁堡、杨儿庄、老盐池、王新庄、胶泥湾、唐平庄、管记掌深入推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社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
    Table 4. Final results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in Yanchi county
    Yu-rui LI, Chang-li BU, Zhi CAO, Xuan-he LIU, Yan-sui LIU. Vill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Method and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0, 35(2): 243
    Download Citation